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花粉飘散多的时候,新冠病毒的感染范围会随之扩大。因为花粉飘散的时候,即便是在没有其他人的安静场所,人只要摘掉口罩都会变得很难受。
据报道,这项最新的研究论文由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芬兰气象研究所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国际研究小组发表在3月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网络版上。该论文表示:“去年3月,北半球地区的新冠病毒流行时期跟树木的花粉季完全一致。”
▲韩国忠清北道大清湖松林的松树花粉正在飘散,空气都因此而变了颜色。图据《中央日报》
该研究小组一共收集了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以及大洋洲31个国家120个气象观测站的数据以及花粉浓度、新冠病毒感染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对比后得出的以上结论。在亚洲,研究小组主要以韩国首尔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新研究:新冠病毒感染率与花粉浓度有统计学关联
该研究小组在论文中表示,各国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开始激增跟此前4天累积花粉浓度有统计学方面的关联性。各国感染者激增开始的平均中间值日期为2020年3月13日,截至4日前的3月9日,累积花粉浓度为1201个/m³,出现了大幅激增的现象。
特别是在人口密度越高、花粉浓度越高的地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人数就会越多。即便是在人口密度低的地方,花粉对当地新冠病毒的感染率也有影响。在德国的一部分城市,花粉浓度曾经达到过单日最大500个/m³的纪录。这个时候,当地新冠病毒感染率同比增加了20%以上。
该研究小组认为,空气中花粉浓度跟气温和湿度相互作用,对新冠病毒感染率的影响偏差约为44%。在“大封锁”解除的时候,平均每1立方米的花粉数量增加100个的话,新冠病毒感染率就会上升4%。如果是在“大封锁”期间,即便是同等比例的花粉浓度下,其新冠病毒的感染率也会比解除封锁之后要少一半左右。
新理论:花粉季或使新冠病毒感染率上升10-30%
研究小组在分析了许多案例之后得出一个的结论:花粉与新冠病毒感染率之间存在关联性,因为空气中的花粉会让人体免疫反应变弱。一般来说人们都知道,空气中的花粉浓度越高就会让人体的抗病毒干扰反应变得越低,对于季节性呼吸道病毒的免疫力就会越弱。另外,为了击退病毒的有益的炎症反应也有可能会因为花粉而减少。
国际研究小组还发现了花粉与免疫反应的一个关联性:暴露在花粉环境下与新冠病毒感染率变化之间存在4天左右的滞后反应期。该研究小组在论文中提出劝告:“花粉与新冠病毒感染之间存在季节性的因果关系,可能会让感染率上升10-30%。所以,在花粉季到来的时候,人们最好戴上口罩。这既可以避免花粉带来的影响,也可以有效减少被传染新冠病毒的几率。”不过,该研究小组并未发现花粉成为新冠病毒传染媒介的证据。
反对意见:花粉可抢占鼻腔空间从而降低新冠病毒感染
据了解,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小组去年6月在医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表了一篇结论完全不同的文章。该论文表示:“随着秋季的到来,空气中花粉数量的减少会导致新冠病毒感染的增加。”
该研究小组的理论依据是:能够引起过敏性鼻炎的花粉如果先侵占了鼻腔中的部分空间,就会降低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发生率。即便是那些不会引发人体过敏性反应的花粉,具有让人体免疫功能活性化的效果,花粉自身也具有抑制病毒的功能。
荷兰的研究小组没有对新冠肺炎的情况进行直接分析,而是基于流感就诊次数和花粉症就诊次数成反比的事实做出的推断,所以被认为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
《中央日报》提醒称,即便不是为了避免新冠病毒感染,大家也要注意已经到来的花粉季。
远离过敏 请查收这份“花粉时间表”
为了能让花粉过敏的朋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北京市气象部门近日发布了两则杨柳科、柏科植物花粉的始期预报,提醒大家杨柳科和柏科植物可是开始散播花粉了,不仅比往年早,而且浓度还不低。
这里我们也为您准备了一份“花粉时间表”,我们来看看不同月份不同地区,都是哪些花粉在大行其道。
就花粉传播而言,我国南北方是有差异的。北方地区,以北京为例,空气传播致敏花粉的花粉期,杨柳科植物为3月上旬到4月中旬;柏科植物为3月上旬到4月下旬;松科植物为4月中旬到5月下旬;藜科植物和菊科蒿属植物为7月上旬到10月上旬;桑科葎草属植物为7月下旬到10月上旬。
而南方地区,以南京为例,显着的花粉来源就是法国梧桐树。法桐飘絮分两种,一种是来自3、4月份梧桐新叶子的芽衣絮,另一种则是5月中旬春夏之交果实成熟时的果毛絮。“飞絮季”一般从4月中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初。
医生表示,预防的首要一点,就是避开过敏源。当室外大量的花粉存在的时候,可以戴口罩、戴眼镜,还有回家清洗鼻腔,这是一些防护措施。此外也要减少在外面滞留的时间。
岳西网凡注明"来源岳西网"的所有作品和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岳西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